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National &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最新更新
新闻动态

转:关于印发李华会长在中国包装工业40年庆祝大会上讲话的通知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1-12-30 10:08:48点击次数:

 

 

接续历史 奋进未来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包装工业的新辉煌

——在中国包装工业40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李  华

(2021年12月14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朋友们:

    1980年,是中国包装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1980年9月3日,国务院正式同意国家经委筹备试点成立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和中国包装总公司。同年12月19日,中国包装联合会的前身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成为我国工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行业协会。之后不久,国务院以国发〔1981〕117号文件批准成立中国包装总公司,以加强对包装工作的领导,并赋予公司“对全国包装企业、事业单位有计划管理和一定的行政管理的权力。” 自此,我国包装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正式开始,包装行业由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地县,覆盖包装工业及食品、建材、医药、运输、军品包装等相关行业的管理架构和完整成熟的现代包装工业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株洲工学院也在中国包装总公司的领导支持下,迅速创建。

    40年来,中国包装工业的开拓者、先行者在历届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国家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投入改革开放的宏阔时代大潮,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不畏艰难、砥砺奋进,风雨同舟、披荆斩棘,书写了非凡的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

    上个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今天,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烈氛围下,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回顾包装工业40年光辉历程,总结包装工业40年成就和建设经验,是为了更好地从40年的发展改革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包装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出包装行业新的贡献。

在此,我代表中国包装联合会和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包装人纪念这40年,有着太多的回忆,有着数不尽的鲜活精彩故事,有着众多历史性的丰功伟绩。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写出很厚重的历史;每一个人都会有丰富的回想;包装行业也应该有深度的思考。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中国包装工业40年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

    中国包装工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作出了多维度、历史性的贡献。

    (一)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规模优势不断强化。40年来,中国包装工业一直保持健康发展,规模稳步扩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包装供应链保持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力量。2020年,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占GDP的2.5%,不考虑统计口径等变化带来的影响,四十年来增长250多倍。“十三五”期间,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畴的规模以上包装企业发展到8183家,总量增加644家;五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3万亿元、利润3062亿元、进出口总额2287亿美元。目前全国包装企业已发展到25万家,就业人口1000万左右,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二)生产组织体系与基础制造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供给质量不断提升。40年来,中国包装工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布局适宜、功能齐备、高效协同的生产组织体系。纸包装、塑料包装、玻璃包装、金属包装、包装机械等主要领域的产业基础得到不断巩固,制造能力与发展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国内相当数量的包装企业已经成为诸多国际品牌长期稳定合作的核心供应商。包装工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典范。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包装工业在保障全球防疫物资供应、维持全球包装产业链顺畅运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研发体系日渐成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40年来,包装行业始终瞄准世界前沿,深化自主创新,科技研发体系逐步形成,基础与应用研发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包装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部单列高新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行业科研创新,2005年至2012年,累计支持创新项目专项资金4.2亿元。承担了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全国包装标准化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带领行业完成了包装标准化顶层框架的设计,研发制定200余项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特别是陆续制修订并实施《包装与包装废弃物》《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国家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包装标准体系。

    (四)全面构建多层次包装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40年来,包装行业始终着眼长远,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化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国内有近70所中高等院校设立了包装专业。建立了一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团队与平台,人才培养输出能力不断提升。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智能转型、创意设计、技术融合、全球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集聚了广泛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

    (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扩大。40年来,包装行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循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成功举办世界包装大会、亚洲包装大会和“一带一路”中国包装产业发展峰会等国际会议。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在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联合会、亚洲瓦楞纸箱协会、国际钢桶协会和国际标准化协会等国际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包装标准舞台的话语权和在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度,提升了中国包装行业的国际地位。

    中国包装工业40年,几代中国包装人以包装报国的初心、包装强国的宿愿,勇立改革潮头,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用不懈的奋斗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伟业,催生了中国包装工业的崛起、强大,为强国富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包装40年荡气回肠!

    二、中国包装工业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当前疫情在世界范围的持续蔓延,使得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给未来世界经济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中国包装工业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新变局

    1.新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复苏存在不稳定和脆弱性。疫情的反复使得全球供需能力仍未得到完全恢复。有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连续三个月未发生明显变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大规模刺激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也在不断强化。全球通胀的攀升、汇率的波动、债务的高企,严重冲击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健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上升至2.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上升至5.5%。全球经济增长正面临系统性压力。

    2.新调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改变,竞争优势正在改写。面对异常的变化与冲击,具有体系优势的国家正表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与发展韧性。发展质量越高,产业配套越完善,经济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越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发达经济体的总产出预计将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的趋势水平。与之对应,到202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不包括中国)的总产出仍比疫情前的预测值低5.5%。发达国家正替代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

    3.新格局: 从国际层面看,供应链合作发生改变,就近化、区域化布局不断强化。近年来,多边经贸规则遭遇治理困境,全球化以区域化的新形态发展演进。在区域产业合作的支撑下,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在全球包装产业链上的地位不断巩固加强。从国内层面看,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包装行业亦是如此,国外对我们的制造能力、工艺技术、制造经验高度依赖,而我们在新材料、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对国外具有一定的依赖。这种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

    (二)新机遇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更长远周期看,中国包装工业的战略重要性在不断凸显。

    1.包装工业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服务民生的基础产业,包装工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持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装工业提供就业机遇、创业机遇,关系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2.包装工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包装工业产业链较长,牵引着材料技术、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的创新,承载着制造经济、数字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3.包装工业与区域协调发展息息相关。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包装工业对于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城市圈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产业的梯度转移对于释放区域势差意义重大。

    4.包装工业与高水平开放息息相关。作为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包装工业衔接国内市场、国际循环,融合民族文化、全球文化,在支持经济发展、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包装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

    三、中国包装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

    40年后的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包装工业实现包装强国建设的条件更加成熟,认识更加清晰。

    1.夯实基础,塑造制造新优势。制造环节是产业创新与价值实现的中枢。要进一步巩固制造的核心地位,帮助引导企业专注本业、实业,持续完善从包装设计、材料、装备、制品、物流、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以质量效益为核心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生产能力、运营能力。大力推动包装装备的智能化改造、高端化发展;打造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进一步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互联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智慧化、柔性化供应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

    2.绿色低碳,树立发展新理念。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包装工业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绿色包装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要加强绿色产品研发与设计,大力发展绿色材料技术、绿色制造技术、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应用体系,协助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行业示范,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在包装全产业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生产过程的污染物管控与综合治理。

    3.完善标准,推动技术新突破。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发挥关键技术标准在产业协同、技术协作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健全科技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支撑机制和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提升标准科技创新水平,激发标准化创新活力,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要筑牢绿色生产标准基础,不断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和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标准;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完善绿色产品标准,建立绿色产品分类和评价标准。研究包装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碳排放管理以及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的研究,建立有公信力的绿色包装检测评价体系。

    4.注重品牌,提升包装影响力。立足国内大循环,深入研究内需市场特色内涵,解读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自主品牌突围路线。加强包装趋势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完善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研发体系。推广定制化服务,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销售新模式、新业态在包装行业的渗透转化,构建更高附加值、更具特色的价值实现方式。强化品牌培育服务,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研究,利用“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自主品牌宣传推介。

    5.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构筑持续发展动力。增强产业吸引力,凝聚和培养包括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企业家、专家、设计师在内的行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促进产业队伍建设与就业优先政策有机结合,加快弥合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代际更替出现的断层。创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使人才供给更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6.强化产业安全生态和能力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供应链多元布局,保障原料可控和科技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加强产业安全风险预警,提升防控能力。加强防范金融风险,防止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产业稳定造成冲击。积极应对数据网络安全、创新叠加风险等产业新问题。

    乘风破浪行进万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乘着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东风,让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推进中国包装工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时代中国包装工业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